圳……【文声汇影】,VV,已然无限美,一曲忆秦娥

圳……【文声汇影】

已然无限美,一曲忆秦娥

2019-01-17 阅读 7036
圳……【文声汇影】
圳……编辑并原创导言
圳……赏析文字(原创)
圳……【文声汇影】

忆秦娥,词牌名。双调,共四十六字,有仄韵、平韵两体。
仄韵格为定格,多用入声韵,上下片各三仄韵一叠韵。

此词为唐代李白所创,因词中“秦娥梦断秦楼月”之句而得名。
此词别名甚多,另有“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等,均有出处,比如"双荷叶"出自苏轼“清光偏照双荷叶”。“碧云深”出自张辑词中的“碧云暮合”。

至于“秦娥”,指的是古代秦国的一名女子,秦穆公嬴任好的女儿弄玉。弄玉喜爱吹箫,她的夫君即仙人萧史。

圳……【文声汇影】

忆秦娥词牌名被冠以着一个深远的美丽,隐喻着一个仿佛感人至深的故事,它本身就是诗词界里的传说——最美不过忆秦娥!

圳……【文声汇影】

《忆秦娥·箫声咽》
唐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赏析』
世间清苦莫过相思,思念不绝望断秋水。此词凄婉描述了一个女子思念爱人时的痛苦心情,绵延起伏,声泪俱下,痴心守候,天长日久。
词界对此词评价很高,将其与《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并列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句在耳旁缭绕,夹带着玉箫的哀鸣。
秦娥从梦中惊醒,只见天际明月孤单。

秋日佳节,冷落凄凉,咸阳路上,音讯了断。西风拂影,光照夕阳,汉朝宫阙,坟头草荒。

圳……【文声汇影】

古往今来,忆秦娥典范词作很多,仅仅宋代就有145首。
本篇收录其中六首。细细品味,感悟其中。

【唐】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宋 】程垓《忆秦娥·情脉脉》
【宋】李清照《忆秦娥·临高阁》
【南宋】范成大《秦楼月·楼阴缺》
【南宋】刘克庄《忆秦娥·梅谢了》
【现代】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圳……【文声汇影】

《忆秦娥·情脉脉》
宋 程垓

情脉脉。半黄橙子和香擘。
和香擘。分明记得,袖香熏窄。

别来人远关山隔。见梅不忍和花摘。
和花摘。有书无雁,寄谁归得。

『赏析』
别离,人世间情感中的又一种凄凉。并非两情相悦,何来分别痛苦。

凝视甘橙,搓磨时光,染指其香,记忆深藏。清楚的记得,那衣袖一角,沾满了清香。
离别甚久,万水千山,不愿采摘,梅花绽放。

写好的一封封书信,大雁能够帮助传递吗?
该如何卸下,心头这片越来越浓郁的忧伤?

圳……【文声汇影】

相思苦,别离情,山水意。以景抒发情感,以意倾诉心语,李清照的《忆秦娥·咏桐 》首屈一指。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诗词,前期以悠闲生活描写居多,后期则多是悲叹身世,情怀伤感。手法善用白描,自辟途径,语言秀丽。她提出作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尤其强调协律,崇尚典雅。存世作品有《李清照集校注》。

圳……【文声汇影】

《忆秦娥·临高阁》
宋 李清照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赏析』
南渡之后,李清照面临家破人亡。被沦落异乡,文物遗散,恶意中伤等一连串的沉重打击后的她,更是目睹了山河破碎和民间疾苦的惨痛事实。
此词是词人凭吊半壁河山,对死去的亲人和昔日幸福温馨生活所发出的祭奠之辞。

登高楼阁,山峦叠嶂,原野空旷,狼烟弥漫。
村落稀疏,淡泊微光,鸦雀归巢,军号不断。

香火快要熄灭了,酒也所剩无几了。
秋风严酷,萧瑟见寒,梧桐飘雨,孤独忧伤。
见到的就是那种最不愿见到的衰败景色,满目光景刺痛内心,令人好不悲苦凄切。

圳……【文声汇影】

唐宋时期,《忆秦娥》经过字数多寡,押韵方式,句法句式等方面的演进,出现了《秦楼月》。两者之间,并非简单的同调异名,形象的说,应该是源与流、枝与干的关系。
范成大的这首《秦楼月 楼阴缺》较为代表。

圳……【文声汇影】

巜秦楼月·楼阴缺》
宋 范成大

楼阴缺,栏干影卧东厢月。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烟,罗帏黯淡灯花结。
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赏析』
此词为组词里的第四首。
词中描写闺中少妇春夜怀人的情景十分真切。上阕描绘园林景色,下阕刻画人物心情。初拍写环境的幽静。楼阴之间,皓月悬空,栏干的疏影静卧于东厢之下。一派清幽之景更显露寂寞之情。
楼阴缺处,栏杆晃影,东厢房前,皓月当空。
深幽静谧,寂寞难捱,露冷风清,杏花如雪。

隔着烟雾,听到被催促的时光,从漏壶铜龙口中滴水,声如哽咽。
帷幕昏暗,看见灯盏结了花儿,做了一会儿春梦,便游遍了江南。

圳……【文声汇影】

《忆秦娥》轻声细语,柔弱缠绵,时而也会表现出内心刚强。
比《忆秦娥·咏桐 》情怀表现更为激烈的,就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这首《忆秦娥·梅谢了》,从中能否体会到一曲《忆秦娥》,外柔内刚……。

圳……【文声汇影】
圳……【文声汇影】

《忆秦娥·梅谢了》
南宋 刘克庄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
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
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创作背景』
开禧二年(1206年),仓促的北伐失败了。
和议之后,南宋朝廷昏庸的皇帝和掌权的投降派大臣们把恢复中原的大业置之脑后。

此时,南宋的很多爱国志士们并没有忘记国土失陷的耻辱,终日为国家的前途表示担忧。
然而,由于他们地位低微,无权无势,根本无法将复国的计划付诸实施。
词人心中的忧虑和期望,日积月累,愤愤作下这首词。

词人借助鸿雁回归,想象着北宋宫殿凄凉景色,抒发出故宫黍离、 国家衰亡的悲愤,也是对南宋当局的指责。

圳……【文声汇影】

李白始创了《忆秦娥》,词中尾句: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可谓经典,流传千年。
世人将其评说为:
“寥寥八字,遂关千年登临口。”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毛泽东则将他的英雄气概填补了柔弱有余,苍劲不足的《忆秦娥》。

--已然无限美,一曲忆秦娥!

圳……【文声汇影】

《忆秦娥·娄山关 》
现代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赏析』
凛冽的西风里,大雁鸣霜,明月当空。
嗒嗒的马蹄声,响彻山谷,令人心碎。
更有那军号声声,催人奋进。
群山起伏,即便它像铁般难以逾越,
而今,且看我们重振旗鼓勇往直前。

跨过艰难,回首展望,
青山茫茫如海,血映夕阳。

圳……【文声汇影】

『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由于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者领导,长征初期的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仅仅两个月,即损失过半。
1935年1月15日到17日,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机会主义在组织上和军事上的错误,改组了书记处和军委,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自此,红军改变了被动局面,战略上获得了主动。
娄山关位于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是防守贵州北部的要冲。
中央红军渡赤水后,准备从川南的宜宾和泸州之间渡过长江,与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会合。而此时的蒋介石集结重兵,封锁长江,严守川黔边境。面对敌强我弱,毛泽东当机立断,挥师东进,再渡赤水,回贵州攻打战斗力相对薄弱的黔军。
贵州军阀王家烈急调两个师的兵力,企图凭借娄山关天险阻击红军。
红军急行军借着月色向娄山关挺进,与黔军在红花园遭遇,经过激烈争夺,终于占领点灯山高地,牢牢控制了关口。
这时已近黄昏。中央红军在夕阳映照下,疾迅通过娄山关并击溃了向娄山关反扑之敌,乘胜追击,再取遵义。
这次战役,歼敌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近3000人,取得了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个大胜利。

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毛泽东挥笔写下《忆秦娥·娄山关》。
古往今来,《忆秦娥》首次表现的淋漓尽致,流畅自如。
毛泽东这首《忆秦娥·娄山关》是他所有词作中较为出色的作品,此词慷慨悲烈写景状物、抒发胸臆,堪当精品。

圳……【文声汇影】
圳……【文声汇影】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
点赞
更多>
105
0
0
0
分享

扫码下载VV参与互动

圳……【文声汇影】

路漫漫其修远兮

TA的作品
热门文章